教学成果申报

地方高校艺术类 “三维四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建设背景、基础

作为一所省属驻苏全日制普通高校,苏州科技大学系原铁道部所属“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和原建设部所属“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现有学科覆盖文、理、工、管、艺等多个门类,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跻身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艺术专业迄今已拥有近30年建设和发展历史,两校合并尤其是2018年院系重新调整之后,艺术学科专业主要集中于4688美高梅登录中心和音乐学院,现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MFA)及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音乐学、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6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众所周知,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拥有30多年艺术专业教育历史、且以粉画艺术、装饰艺术、园林艺术以及音乐表演为特色的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科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选择艺术类研究生培养为试点,以问题为导向,开启了地方大学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迄今已有十余载。

项目研究始终扎根于苏州。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且蕴含着卓越的人文艺术精神,自古至今,在传统与现代、持守与开放、传承与创新科技与人文等诸多充满张力的复杂关系处理中,讲究圆融、崇尚和合的苏州人民总能够呈现出精巧、靓丽的“双面绣”形象。因此,“吴文化”不仅是艺术类人才培养之资源宝库,也是本项目研究之底色。(模式构建与实践之总体思路见图1

  

20159,学校开始酝酿和谋划本项目建设,提出了“二融、三创、四制”艺术研究生人才培养思路,即以“产教融合”与“技艺融合”为育人理念,通过“协同育人”与“传创并举”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以创意引领创新、以创新推动创业”艺术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此间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历时4年。

20186月,新一届苏州科技大学党委在全面、深刻总结既往工作基础上,全力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艺术学科也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基于前20152018)既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开启了新一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8—20212020年,本成果获得苏州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1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建设内容

本成果“问题导向”鲜明,以地方高校非艺术类研究生和高水平大学艺术类研究生为参照系,聚焦地方高校艺术类研究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育人过程中面临的教学体制机制难题;基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总目标,紧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题,凸显艺术专业特色,强调创意创作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创意引领创作,以创作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创业,促进创意落生、创作落地、创新落实和创业落户,努力实现终身创作之艺术人生理念,即“四创融通”,据此修订艺术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以吴地文化为底色,以非遗活化为抓手,依托“三维路径”,即“德艺双修、传创并举、内外联动”,在持续推进教学过程改革和教学体制机制改革基础上,重点开展“德艺双馨示范”“科创实践引领”和“学科资源整合”等实践探索,有步骤、分层次地解决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所聚焦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系统性评价,逐步形成“苏州科技大学艺术类研究生‘三维四创’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

 

 

实践证明,不仅学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终身创作理念逐步建立,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明显提升,创新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而且学科资源不断优化,办学效益显著提升,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品质显著优化,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扩大。研究成果不仅获得了学界高度肯定(如郑小瑛、林家阳等),而且得到政府和用人单位好评,示范作用覆盖多家高校,社会影响积极,《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给予广泛推介报道。

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等教学过程改革,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校地合作等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有效解决了艺术类研究生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和培养过程面临的一大难题最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有三:

1)弘扬德艺双馨示范效应,培植学生人生自信

德艺双馨是艺术人生的崇高境界,也是艺术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宝贵资源。利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等形式,邀请德艺双馨大师传授其人生体会、研习心得、精湛技艺等从艺经验,充分发挥大师示范效应,让学生接受熏陶、获取滋养,培植学习兴趣、专业自信和终身创作理念,提高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主讲师资不仅有我校教师,如“中国粉画巨子”杭鸣时教授、著名作曲家刘湲教授、著名书法家王伟林教授等,还有校外非遗大师、设计大家和行业精英,如玉雕大师杨曦、苏绣大师姚惠芬等。甚至不拘一格地推举品学兼优学生上台主讲,如我校学生“撕纸传人”翟天麟

2)发挥科创实践引领作用,激发学生专业潜能

夯实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创作以及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科创实践引领作用。一是科创促教:激励教师将科研、创作等成果反哺教学,将吴地非遗(如苏绣、吴歌等)等内容有机嵌入课堂教学;开发校本特色教材,施行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培植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接受传统文化浸染。二是科创促学:结合科研或竞赛项目,举办沉浸式音乐会、体验式工作坊、非遗现场传习以及作品展演等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发展潜能,培养学生创意、创作、创新和创业能力,以教学促创意落生、以竞赛促创意落地、以项目促创新落实、以孵化促创业落户,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3)挖掘内外资源整合效用,提高协同育人水平

针对艺术人才培养机制低效问题,学校推行三项改革:一是整合教学资源。将建筑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和美术教研室整建制划出,重组4688美高梅登录中心;二是促进学科交叉。推进设计学与应用心理学、建筑学交叉融合,促成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学、风景园林及应用心理学五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是深化校地合作。秉持“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促双赢、以共享为目的”理念,夯实“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平台为载体、以组织为保障”机制,不仅努力争取地方办学经费等物质支持,而且充分汲取圆融和合、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等吴地人文精神,提升协同育人

 

三、成果创新特色

1)彰显专业特色的“三维四创”模式

“问题导向”思维方式决定了问题解决之程式,其创新之处取决于聚焦问题的普遍性、目标修正的建设性和解决路径或方法的独特性等。就本模式而言,尽管项目缘起于我校艺术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但无论是培养对象,还是培养过程,所聚焦的问题在其他高校具有普遍性;“三维四创”培养模式之路径选择(即“三维”)对普遍性问题解决具有针对性,其目标内容(即“四创”)既丰富了创新概念之内涵,又凸显了艺术专业特色。因而,本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2)富有成效的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

跨学科资源整合促进了教学、科研和实践协同;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社会力量协同;大学、政府和企业协同。其效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专业素养显著增强。跨学科协同指导研究生,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协同意识和团队精神。二是学科建设水平和师资队伍品质明显提升。“设计学”为例,通过有效整合建筑学、应用心理学等学科资源,形成了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环境艺术设计、视觉创达设计和环境心理与人因工程4个稳定的学科方向,使得教师项目、论文等级别和数量以及学科排名均有显著提升。三是办学效应更加显著。随着师资队伍品质和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显著增强,在优质服务社会和行业的同时,也赢得了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跨学科育人机制的“交叉性”和“协同性”具有推广价值。

3)相对成熟的理论支持

项目负责人在系统总结学界有关问题解决理论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心理学研究积淀和高校管理经验,提出了“问题解决策略”,即问题感知、目标明晰、方案选择、收效评估之“四阶段论”(见图3。本项目研究从问题梳理与聚焦、培养方案修订、问题解决路径和举措选择、到实践成效的评估与检验等各个环节,该理论成果均给予了有效支持。其覆盖面广、操作性强、效用性高,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四、建设成果

1)提升了学生素质

一是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学生理想信念、专业自信更加坚定,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共青团中央多次表彰。

二是专业竞赛参与度和获奖率创历史新高。近5年来,我校艺术类研究生共参加专业竞赛200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700项,其中国家级奖近300项,如全国样板党支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互联网+”大赛等。三是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明显提升。在读期间团队间紧密合作,指导教师评价肯定;步入职场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四是服务社会意识明显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实现历史突破。如学生积极参与苏州地铁艺术墙设计等市政实事工程以及“艺术点亮乡村”系列新农村文化建设项目;学生所创办的“她的范儿” 成为江苏省女性融媒体基地、“酥橙视觉”成为长三角党建文化品牌服务提供商。

 

 

2)激活了育人机制

针对艺术教学资源比较分散、校企合作机制不稳定、不连续等问题,我校通过教学体制机制改革,跨学科整合资源,构建了富有成效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即教学、科研和实践协同;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社会力量协同;大学、政府和企业协同。这一育人机制的构成与激活,显著提升了办学水平。如苏州市政府全资创建的“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已成为区域文化地标和海内外艺术类研究生传习粉画艺术之重要基地;教学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等项目持续获得政府和行业近三千万元经费支持。

3)提高了师资水平

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教师,该模式施行大力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七子”工程(即“戴帽子、抓小子、下套子、梳辫子、搭台子、争位子、撒票子”),坚持有计划培养、有选择引进,近5年来晋升高级职称31位教师,引进山东省教学名师薛娟等23位优秀人才,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显著提升。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7项,出版著作2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4)扩大了社会影响

本模式构建理念契合时代,探索路径清晰,举措切实可行,区域和专业特色鲜明,实践成效显著,得到学界、政府和业界高度认可。如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评价“苏州科技大学合唱团艺术水准真高”;国家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林家阳教授评价“这些教研成果艺术学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本模式示范效应日益显现且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推介报道。